[城事杂谈] 四川臥龍發現野生雪豹始末(圖)▄♀

[复制链接]
查看: 34|回复: 0

15

主题

15

帖子

8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0 20:48: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野生雪豹生活在雪線以上,是中亞高原特有的物種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新疆雪豹研究”項目組在天山山脈最高峰托木爾峰,利用紅外線自動照相機拍攝到的野生雪豹圖片

  “這次臥龍拍攝到的照片首次証明了野生雪豹的存在。另外,如果一個動物被証明在一個地區存在,對於一個物種來說就應該有一個種群。”

  日前,臥龍特別行政區資源管理局首次對外正式公開了一組用紅外線相機拍攝到的野生雪豹照片,經過有關專家鑒定后確認,這是邛崍山系首次拍到野生雪豹的實體照片。

  “我們不是一次,而是先后五次拍到了野生雪豹的照片,一共有10多張。”四川臥龍特別行政區資源管理局的工作人員肯定地告訴《北京科技報》。

  為了調查臥龍的野生動物的分布情況,今年年初,臥龍特別行政區資源管理局同北京大學自然保護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合作,對邛崍山系的野生動物種群進行監測。他們首次在海拔4400米以上安裝了兩台700萬像素的紅外線照相機。“原來,我們的野外觀測對象隻針對野生大熊貓的種群,而且隻在海拔2000多米的區域架設了紅外線相機。今年,為了摸清臥龍自然保護區的野生動物種類的‘家底’,我們把紅外線相機架設到海拔4000多米的地區。沒有想到,相機剛剛架設好,我們就拍攝到了野生雪豹的照片!真是幸運啊!”時間雖然已經過去了幾個月,臥龍特別行政區資源管理局的劉副局長回憶當時的情景,仍是很興奮。

  四川臥龍地區拍攝到野生雪豹%26nbsp;身姿矯健(圖)

  臥龍保護區野外巡護隊員在1月底的一次例行任務中意外發現,在臥龍保護區梯子溝木香坡高山流石灘架設的一台紅外線照相機在1月16日和1月31日先后兩次拍攝到一種大型貓科動物。

  “當時,我們很激動。但是,不敢確定是不是野生雪豹。”劉副局長告訴《北京科技報》。其中一張黑夜拍攝到的照片中,左側是黑得伸手不見五指的懸崖,右邊是一頭全身布滿黑斑的威猛貓科動物。它正翹起和身子一樣長的粗壯尾巴,回過頭來用眼睛瞪著相機,一對眼睛猶如探照燈一樣。

  紅外線照相機為什麼能拍到野生雪豹?臥龍自然保護區野外觀測的合作單位北京大學山水保護成效監測項目王大軍告訴《北京科技報》,在野外見到野生動物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我國西南地區的山地森林環境中。很多野生動物,它們每天的活動高峰是在早晨、黃昏甚至夜晚,而這些時間段並不是人類的主要活動時間。加之長期以來,受人類捕獵和人為干擾的影響,眾多野生動物對人的警覺性很高,往往在人們發現它們之前就逃之夭夭了。受這些因素的限制,用自動拍攝的紅外觸發相機成了是最好的選擇。從2002年起,他們就開始使用紅外線觸發照相裝置進行大中型獸類及雉類的綜合調查。

  王大軍稱,他們在臥龍架設的是被動式紅外觸發相機,主要架設在野獸必經的道路上和水源地。由於野獸是恆溫動物,當它從相機裝置前方經過時,動物體溫與環境溫度的差異會引起動物身體周圍熱量的變化,觸發被動式紅外傳感器,進而觸發相機拍攝。

  野生雪豹生活在雪線以上,是中亞高原特有的物種。在我國,屬於一級保護動物,在國際IUCN保護等級中被列為“瀕危”。由於生活在4000多米的雪線以上高海拔地區,行蹤詭秘,被人們稱為“雪峰隱士”。專家們隻能粗略地根據大致的棲息地范圍和每隻雪豹的領地范圍,推算出它們全世界的數量。據專家估算,目前全球野生雪豹大概僅有3500隻~7000隻。美國《國家地理》雜志攝影師Steve%26nbsp;Winter%26nbsp;拍攝的夜色中的雪豹。該照片曾獲“荷賽獎”

  臥龍地區以前雖有發現野生雪豹的記錄,但是,一直沒有直接的影像証據。

  這次,臥龍特別行政區資源管理局拍到照片后,工作人員便把這些照片視為“珍寶”,不輕易給外人展示,就連提供紅外線照相機的北京大學自然保護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員也僅隻有瞄上一眼的機會。

  出於謹慎,工作人員並沒有急於把拍到雪豹照片的事情對外公布。“當時,我們想再多拍攝到一些雪豹的照片,或者找到野生雪豹的腳印、糞便、毛發等更多証據。”劉副局長說。

  幸運的是2月25日、3月16日、3月22日,紅外線相機又先后三次捕捉到“疑似”的野生雪豹。其中,3月22日拍攝到的野生雪豹照片是在比較接近的時間,在不同的位點拍攝到的。

  這時,工作人員才覺得,該找專家來鑒定這些照片了。他們把3月22日拍攝的照片拷到筆記本電腦中,找到長期在臥龍自然保護區調查野生動物的西華師范大學生命科學院胡錦矗教授。胡錦矗教授是我國研究大熊貓領域的“國寶”,20世紀,世界上3位最杰出的野生動物研究學家之一夏勒尊稱他為“中國研究大熊貓的第一把交椅”。

  “照片中是野生雪豹。”《北京科技報》連線已經80歲的胡錦矗教授。他說:“臥龍資源管理局的工作人員當時帶來一個筆記本,給我看了他們拍攝的兩張照片。其中一張是雪豹側面的照片,另一張可以看到雪豹的眼睛。我們的實驗室就有野生雪豹的標本,所以,我不會看錯。”

  雖然能夠確定照片中是野生雪豹,但是胡錦矗教授強調,單從照片看,不能確定雪豹的年齡和性別,以及當時的狀態。

  “由於雪豹是獨居動物,每隻雪豹都有自己的領地。所以,除了在每年1月份交配的季節,以及母子雪豹外,在一張照片中,很少能看到兩隻雪豹的存在。”胡錦矗教授說。

  據胡錦矗教授介紹,以前在與梯子溝隻有一山之隔的寶興就有野生雪豹活動的記錄。邛崍山最高峰四姑娘山海拔有6200米,曾被証實有雪豹分布,它位於臥龍自然保護區的西北方,而梯子溝正好是位於臥龍保護區的東南方向。

  野生雪豹主要分布在我國的青藏高原的東南部,四川的甘孜和阿壩自治州也是雪豹分布的邊遠地區。由於和青藏高原的山脈是連在一起的,存在野生雪豹活動的可能性。前些年,一直有非法的捕獵者在九寨溝等旅游地區兜售野生雪豹的毛皮。

  胡錦矗教授還強調,臥龍近年來生態越來越好,作為野生雪豹的主要食物的岩羊在臥龍比較多,隨時都能看見200多隻岩羊集體行動。客觀上也為野生雪豹的生存提供了條件。

  在野生雪豹的照片公布后,有專家認為,臥龍的雪豹照片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刷新了雪豹分布區東南邊緣地帶的紀錄。他們從拍攝到的野生雪豹照片的數量和時間、地點的變化上推斷,臥龍保護區內的野生雪豹已具有一定的種群規模。

  對於以上說法,胡錦矗教授表示反對。“刷新記錄的說法不准確,青藏高原是雪豹分布的中心,而臥龍是雪豹分布的邊緣地區紀錄,不能說刷新分布記錄。而根據現有的照片材料,不能確定當地野生雪豹具有種群規模。”胡錦矗教授強調。

  2006年初,在青藏高原東昆侖山支脈布爾汗布達山區,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蔣志剛曾用自行研制的“豹眼I型-自動感應照相系統”首次拍攝到了我國野生雪豹的照片,他聽到臥龍拍攝到野生雪豹的照片后非常高興。

  “臥龍自然保護區有可能拍攝到野生雪豹的照片,因為臥龍有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有裸岩的存在,這些都是雪豹的生存條件。”蔣志剛研究員說,川西地區在歷史上就有雪豹的存在,前些年一些中藥材商人非法倒賣的豹骨中就有雪豹的骨頭,証明雪豹的數量還是不少的。

  “這次臥龍拍攝到的照片首次証明了野生雪豹的存在。另外,如果一個動物被証明在一個地區存在,對於一個物種來說就應該有一個種群。”蔣志剛建議,當地保護區不能滿足於幾張照片,應該跟蹤調查下去,根據照片分辨雪豹的個體、活動范圍、是否有幼仔出生、雌雄個體的情況等,要為研究臥龍地區的野生動物種群分布積累科學研究的依據。

  對於雪豹照片能否証明雪豹在當地存在的問題,蔣志剛說,完全可以証明。因為照片是專業的人員用專業相機拍攝到的,所以不存在任何問題。但是如果工作人員搜集到如毛發、腳印、糞便、尿跡和捕食獵物的殘骸等更多証據,將更加能証明雪豹的存在。(記者%26nbsp;陳永杰)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箱厂家 http://3683.bidadk.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